2022-09-26 10:20:36
孤独症儿童
很少主动与他人对视,
不爱与外界接触
犹如天上星星,一人一世界
因此,他们也被称作
来自“星星的孩子”
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
《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服务规范(试行)》
要求各地为辖区内常住的6岁以下儿童
提供孤独症筛查干预服务
一起拥抱“星星的孩子”!
孤独症,一个世界难题
孤独症,也称自闭症,是发生于儿童早期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病因不清,一般起病于3岁前,以社交沟通障碍、兴趣狭隘、行为重复刻板为主要特征,严重影响儿童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
据统计,全球大概有超7000万人正遭受孤独症的困扰,约合每160名儿童中,就有1人患病。我国孤独症患者可能超1000万,其中儿童孤独症患病率约为7‰,0到14岁的儿童患者数量可能超200万。孤独症已成为严重影响儿童健康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儿童精神疾病第一位。
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
目前,儿童孤独症还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主要治疗途径为康复训练,最佳治疗期为6岁前。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可不同程度改善患儿症状。如果孩子有这些症状,家长需警惕是否为孤独症的预警信号,尽快带孩子进行筛查。
一岁时还没有牙牙学语。
不会指示,不会用肢体语言表示需求。
16个月还不会发单音,两岁还不会发两个字的音。
对叫名字没有反应,有时又好像是听力有问题。
语言和社交技能退步,没有目光对视。
好像总不知道玩具的正确玩法。
将物体按照固定的方式排列。
迷恋单一玩具或物品。
不会笑。
同时,近日发布的《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服务规范(试行)》中,也明确要求: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初筛服务,为0~6岁儿童,提供11次心理行为发育初筛服务。
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承担复筛服务,定期统计辖区内复筛异常儿童数量及相关信息,汇总上报地市级妇幼保健机构。
由综合医院儿科、精神专科医院儿科、儿童医院和妇幼保健院等具有孤独症诊断能力的医疗机构承担儿童孤独症诊断服务。
由具有儿童孤独症干预康复能力的特殊教育机构、医疗机构的儿科和有资质的儿童心理康复机构等承担干预康复训练,帮助孤独症儿童实现就近就便干预。
愿所有来自“星星的孩子”
都能被温柔以待、健康成长
走出孤独,走向阳光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健康中国
值班编辑:Nicole
责编:ZX;初审:打铁关;终审:朵朵